媒体报道
疾病护理 | 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的心理护理
“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疾病、没有灾难、没有痛苦多好!”
“如果白血病就像感冒发烧,吃点药,输点液就能好多好!”
“我们多想无忧无虑继续与家人度过我们生活的每一天,直到老去!”
可是没有如果,我们是人,不是神,生老病死为人之自然规律,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,我们痛苦、沮丧,甚至暴跳如雷,但是冷静过后,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、面对,因为我们要活着,我们要继续思考人生,要给家人一个努力争取的机会,此刻我们充满了感恩,感恩家人的陪伴与不放弃,感恩医生护士的挑灯夜战,感恩……!我们选择积极面对治疗,收集各种关于疾病的信息,配合医生的治疗,掌握护理的方法,鼓足勇气与病魔做斗争,因为我们充满着希望,希望是美好的,我们要向美好的未来招手!
一、移植前患者主要的心理反应
1. 焦虑:焦虑发生的原因常与生理、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,如医院环境、远离亲人、药物影响、疼痛、对即将进入的层流室不了解以及对移植的预后不可知等。
2. 恐惧:往往出现于同病相怜的移植患者死亡时,患者会详细询问死亡患者的疾病情况,若与自己大致一样时,就会出现失眠的表现;另一部分患者则是对移植后存活时间不能预测而表现出恐惧死亡;还有一部分患者自己查阅大量疾病相关知识,似懂非懂,自己吓唬自己。
3. 抑郁:抑郁也是移植前患者较为常见的心理反应,抑郁与健康状况下降及供体的不确定有关。也有大部分患者都会想“为什么是我得病呢?”。
4. 惊慌:由于移植前心理准备不够充分,对医生所谈及的治疗意外和副作用充满惊慌。
5. 怀疑:对层流室不了解,远离家属,活动范围有限,不相信医务人员。
二、移植前对患者心理干预
1.医生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移植的主要过程,介绍移植采取的科学手段和安全措施,但要适当讲解应注意的并发症,以免给患者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。可请移植后一般状况良好的患者与等待移植的患者沟通,交流移植过程中的感受及预后,使患者解除顾虑坚定信心。
2. 用图片或视频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病房及层流室环境,告知层流室内可以观看电视,并允许带电脑、手机等通信设备,方便与外界沟通,每日还可以通过视频探视三次,以减轻患者的焦急和压抑感。同时对层流室内部及患者的可视范围区进行美化、装饰。
入仓宣教现场留影
3. 向患者介绍医护团队的素质与现状,让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感,增加自己的安全感。
4. 当患者出现抑郁时,给予积极干预。因为抑郁症不给予治疗则会潜在性地增加不顺应性、敌意以及无望。
春富研究院工作人员成功交接干细胞,为患者踏上了取髓的路途
5. 当患者出现资金短缺可能丧失移植机会时,可以支持患者寻求社会支持,以减轻因此引起的抑郁。
后记
作为一名血液科的医护人员,与患者朝夕相处的这些年以来,见证过生离死别,见证过奇迹美好,患者的好与坏时刻牵动着我们医务人员的,在您生命最脆弱的时刻,希望我们是一股清泉,一股暖流,能够发挥我们的作用,抚平您的伤口,给您带去希望与美好!您的心情我理解,您的心理我知道,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,我们归纳了以上几点,希望可以走进您的内心,尽力帮您疗伤……
南方春富(儿童)血液病研究院全体医护祝您早日康复,回归家庭,回归社会!
- 标签:
上一篇: 献血后,原来它去了这里....
下一篇: 什么是血小板? 一文带你正确认识血小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