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资讯动态 >>学术动态 >> 正文

资讯动态

学术动态

卜朝可主任:长期规律输血和祛铁,是重型地贫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

发布时间:2022-05-20 浏览次数:
字号: + - 14

输血是地中海贫血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,能够有效缓解贫血引起的相关症状,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。但是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,患者也会随之出现一系列问题。

如何正确输血?为什么输血后可能出现发热症状?如何祛铁?高博医学(血液病)广东研究中心南方春富(儿童)血液病研究院地贫移植卜朝可主任为您解答~


  输血  


研究显示,维持血红蛋白(Hb)>90~105g/L才能保证地贫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,维持日常活动、抑制骨髓及髓外造血,并将铁负荷控制在较低限度。



那么在确诊地贫后,应该如何输血?


输血时机:重型β地中海贫血确诊后,在2周内连续2次Hb<90g/L时,启动规范高量输血。


输血计划:

已经确诊为重型β地贫的患儿,推荐:


1.Hb<90g/L时启动输血计划。


2.每2~5周输血1次,每次输浓缩红细胞0.5~1.0单位/10kg(国内将200mL全血中提取的浓缩红细胞定义为1个单位),每次输血时间3~4h。


3.输血后Hb维持在90~140g/L。每年输血超过200ml/kg要注意脾功能亢进。


输血的注意事项


1.应选择ABO及Rh(D)血型相同的红细胞制品,有条件时还可选择与抗原c、E及Kell相匹配的红细胞制品。


2.推荐使用去除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制品


3.对有严重过敏反应者应选择洗涤红细胞。


4.避免使用亲属的血液。


献血时,我们通常是献全血。全血经过离心、分离制成浓缩红细胞制品后,针对不同的适用场景,对浓缩红细胞进行加工处理,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洗涤红细胞、悬浮红细胞、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等。


部分患者在输血后出现发热症状,可能是由于输注富含白细胞的血液,导致机体出现白细胞抗体。


当再次输血时,可与输入的白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,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。因此建议选择去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制品。


  祛铁  



对正常人来说,每天从食物当中摄入的铁与排泄的铁处于平衡状态。当额外输注红细胞时,意味着血制品中所含的铁也会被输入体内,并在体内沉积,造成铁过载。


输血和祛铁治疗是地贫患儿的重要治疗方式。


造血干细胞移植前


2岁以上正规高量输血的地贫患儿输血次数≥10~20次,或血清铁蛋白(SF)>1000μg/L时开始祛铁治疗。祛铁治疗开始后每3个月检测1次SF。


若长期血清铁蛋白(SF)>1000mg/L、年龄>10岁,应每年进行1次肝脏铁及(或)心脏铁MRI检测,当SF<500~1000mg/L时可暂停使用铁螯合剂。


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


轻、中度铁蛋白增高,患者病情平稳,白细胞(WBC)≥4.0g/L,血红蛋白(Hb)≥100g/L,血小板(PLT)≥100g/L,如有铁动员治疗的适应症,应移植术后6月开始给予除铁。


重度铁蛋白增高患者,可以缩短至术后3月开始给予除铁。


铁负荷的评估:



重度  SF≥5000ng/ml

肝脏心脏重度铁沉积,内分泌异常(常见继发性糖尿病)。


中度   SF:2000-5000ng/ml

肝脏心脏中度铁沉积,不伴有内分泌异常。


轻度   SF<2000ng/ml

肝脏心脏轻度铁沉积,不伴有内分泌异常。


治疗铁过载的祛铁药物如何选择


目前应用的祛铁药物主要有三种:去铁胺(得斯芬)、去铁酮(奥贝安可)、地拉罗司(恩瑞格)。患者需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选择祛铁药。

图片


铁过载可能导致多器官受损,部分患者和家属需要提高意识,长期输血患者需要进行规律祛铁治疗。请患者定期随访,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选择祛铁治疗方案。



  • 标签:
  • 春富研究院

  • 儿血知音